第 114 章(1 / 4)

满堂春门口自从挂起了横幅之后,那些从其他地方刻意赶过来的食客就再也没有找错过地方了。

虽然没有“都说好”推出小碗菜之前生意那么好,但阮云枝也已经心满意足。

都说好价格便宜,有些人确实对于价格更加敏感。有不少都是在附近做工的人,要是每一顿都能省下几分钱,那么一个月下来,也能节省不少钱。

阮云枝也理解这类人群。

更何况天下生意这么多,她没指望着一个人能把所有东西都包揽下来,不可能,也没必要。

阮云枝把精力放在了招人上面。小碗菜的模式趋于稳定。阮云枝的小金库每天都在以一个十分可观的速度在增长。阮云枝有预感,找个地方开分店,只是时间的问题。

店面装修起来速度倒是快,但像厨师一类的员工所花费的培养时间可就久了。

因此招人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

不得不说找柳书记当中间人进行介绍,真的是十分靠谱的一个选择,这次柳书记给阮云枝选过来的共有8个人。

阮云枝一番面试之后,干脆全都留了下来。

其中有四个是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都是在地里干惯了农活的,从肩膀上发达的肱二头肌就可以看出,让他们干些体力活是绝对没问题。阮云枝打算先让他们当学徒,若是有天分的话,还可以往厨师方面发展。

还有三个年轻的小姑娘,个个都是手脚麻利,人又机灵又活泼,阮云枝看着她们心情都好了几分。

最后还有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大姐,大姐一看就是在家里全能型的,人特别勤快,做什么事情,速度都很快。

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是柳书记精心挑选过的,如果让她来进行筛选,指不定要筛到猴年马月去,也未必筛得有柳书记这么合她心意。

阮云枝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感谢一下柳书记。

新人来了之后肯定是要进行培训的,阮云枝把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了常蕾,毕竟当时李芬和王贵雨也是常蕾带出来的。

常蕾并没有选择全部都由自己带,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再结合他们每个人的意愿,试着划分了一下目标岗位。

常蕾分别把人分给了每个现在业务板块负责的人。

有的时候在店里,阮云枝就能够看到王贵雨和李芬十分严肃认真地在指导新来的女孩子。

阮云枝看着这场面觉得有些好玩,同时又觉得有些感慨。李芬和王贵雨如今也有了小老师的模样,谁还记得半年前她们刚来时候的怯懦与不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