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1 / 4)

办公室内一到下班时间点,孟夏梁便准时收拾东西起身离开。

“孟夏梁,这几天怎么回事?还神神秘秘的?”闫项明望着孟夏梁的背影,忍不住嘀咕了两句。

孟夏梁人已经走出了办公室,自然没有听到闫项明的自言自语。

上次因着李进东的缘故,孟夏梁有了联系萧九的方式和渠道。或许是上天刻意在帮他,萧九竟然真的即将来s市参加文学交流活动。

这种机会孟夏梁自然不会错过,因此在得到消息的几天内,孟夏梁便周转于各个认识的前辈,几经打听和周转,终于要到了一张去参加文学交流会的机会,他想以自己的方式给阮云枝一个惊喜。

既然要去当面请教,那么阅读作者的作品是少不了的,孟夏梁这几天几乎将全部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做功课。

好在孟家梁阅读速度快,基础又好,短短几天时间内硬是读完了几本大部头的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有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孟夏梁再次来到了满堂春店里。

近乡情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走到满堂春的店门口,孟夏梁有些担心阮云枝会不会愿意和他一起去。

等店里的人来了又走,来来回回换了好几拨人之后饭点总算结束了,孟夏梁也见到了阮云枝。

孟夏梁指了指那本被阮云枝倒扣过来的书籍,然后问道,“你很喜欢这本书?我看你好像每天都在看。”

孟夏梁观察力也很不错,他今天敏锐的发现这本书倒扣过来的页数比昨天要多。这说明即使阮云枝每天工作,他还是会抽出固定时间阅读这本书。

阮云枝闻言则是点了点头。

喜欢哪本书不是秘密,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既然孟夏梁发现了,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

上辈子在阮云枝痛苦绝望的时候,她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在那些悲惨无助的岁月时光里,这本书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这辈子阮云枝前段时间终于闲了下来,便找来这本书作者的一系列作品,一本一本的拿过来读,越读越觉得喜欢。

作者的文字中并不忌讳苦难,也不歌颂苦难,看完之后让人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怅然。

孟夏梁语气有些不自然,他想表现的更加自然些,好让阮云枝答应,“前两天我到老师那里,偶然间得知有一个文学交流活动,这个作者也在邀请范围之列。你想要去见一下这位作者吗?”

阮云枝愣了片刻,先是迷茫,而后是惊喜。她不敢相信地睁大眼睛,“我能见到这位作者本人?”

这位作者最开始的一部作品是自传,阮云枝是在读完之后才了解到这本书竟然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孩子能够在遭遇家庭、社会多重打击之下,依然顽强向上的生长,从不识字到发表作品成为作家这件事情本身让人就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在有些迷茫黑暗的时候,阮云枝就会想到这位作者的经历,就仿佛不远处有人用自己点燃了一盏灯,告诉大家她可以,那么你也可以。

孟夏梁看着阮云枝的表情,心里边放心了许多,他知道阮云枝这是答应了的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