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园(1 / 5)

孟夏梁终于出了院,阮云枝也总算能够心安理得地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

在孟夏梁住院的这段时间,阮云枝不得不分散出一部分精力放在孟夏梁的康复上,但工作方面也有一些收获和进展。

比如在这期间,店面的装修改造已经全部完成了。

原本的“都说好”已经彻底改造成了满堂春的分店,主要用于经营小碗菜。

而阮云枝最初开的这家满堂春老店,阮云枝则是更换了招牌,将其重新命名为春满园。

满堂春、春满园,阮云枝特意取了一个让人觉得两家店有内在联系,但又不至于完全混于一谈的店名。

目的就是让原先满堂春的老食客也能快速熟悉接受春满园这个店,但又不至于完全感受不到二者的区别。

如今小碗菜的模式已经十分成熟,不管是新改造的“都说好”还是常蕾负责经营的分店,每天已经有非常稳定的食客,日常流水也非常稳定。

阮云枝的心思不止于此。

在阮云枝看来,既然两家店已经稳定下来,那么也就是时候做一些新的尝试了。

阮云枝将摸索和试点的地方选在了春满园。

最开始的时候,阮云枝只做点菜模式,后来为了和“都说好”错位竞争才误打另辟蹊径做起了小碗菜模式。

什么都做,固然能够服务更多的人,但做到后面,阮云枝发现动作也会带来经营成本的上升。明明来吃小碗菜的顾客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但仍然需要为为数不多选择点菜的食客提前准备好对应的食材。

并且,小碗菜和宴请的服务人群也并不一致。若是没有分清楚自己服务对象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那么他们只会慢慢地抓不住客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提供出一些没有性价比、又毫不出众的东西来。

在阮云枝的设想下,以后小碗菜模式将与点菜模式完全进行分离。

两种模式分开,将让他们的空间利用效率发挥到更大,也能够让品牌效应更加显现。

许久以后,或许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大家在脑海当中慢慢会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只要一想到要吃快餐或者工作餐,那么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满堂春。而要是提起要带着一家老小一起来点几个菜的话,那么能够立马想到春满园。

这是阮云枝想要追求的效果。

在店面重新装修的时候,阮云枝让装修师傅把春满园内适合一人或两人吃饭的小桌子全部搬到另外两家店去,她又重新采购了几张做工精细的大圆桌。

桌与桌之间也不用墙来分隔,而是选择了定制的屏风。

若是有许多不同的家庭来吃饭,那么就把屏风拉上,让大家感受到私密性。

若是有一家人一张桌子坐不下、需要坐好几桌的场合,则把屏风搬走,让大家能够随时方便地聊天。

看了看最后改造的成果,阮云枝非常满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