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遇青(2 / 3)

祭空山 傅洱 1938 字 1个月前

温云廷道:“往后我不在,就让这木头小枣陪着你。”

春杏闻言,怀揣着小枣,捂着泪眼出了院门。

温云廷坐在院中,拿出了绿莹莹的耳坠。秋风习习,携来寒冬的气息。槐树上飘落下片片落叶刮在温云廷脸上,同何归山的风雪一样生冷。温云廷低头,但见落叶卷地走,秋意催人愁。仰头又见明月不知秋,长夜渡寒鸦。他感到冷气入骨,周身仿佛再次置身于何归山,大雪将他覆盖,一点新绿从空白中刺出头来,伸展开翅膀,将他紧紧包裹在怀里。

深夜,莹儿来敲门,告知云廷春杏在她房中吃醉了酒,今夜不必等她回来。

翌日,天蒙蒙亮,温云廷背上行囊,携带上书信准备出发,春杏依旧酣睡在莹儿房中,并未来送行。温云廷出门前留恋地看了看满是艾草清香的空屋,再看了看窗棂旁空荡荡的栖枝,随后将门闫上,走出院子,踩镫上马。他又驻足望了望路的尽头,阒无一人。他虽等不到春杏,却也松了一口气;倘若她昨夜没吃醉酒,今早送行不知会哭成什么模样。让她少伤点心也好。遂拍马扬长而去,不再回头。

他刚出城外,行至荠山下,两个蓬头垢面的族人扛着锄头正爬坡上山,忽见温云廷急驰而过,顿足望着温云廷向山下绝尘而去,不知去往何处。

长路漫漫,此行有数千里。温云廷一路上马不停蹄,披星戴月地赶路,行至浒月山邻山,一座名为绯山的小山脚下时,温云廷忽见东方的一条阡陌小道上徐徐走来一位身穿青色裙衫,头戴白色帷帽,牵着白色宝马的曼妙女子。一阵微风拂过,那女子面前的轻纱被风撩开,露出半张纯洁无瑕的脸。只见那半张脸上薄唇红润有光,玉鼻挺立,星目顾盼生辉;清风惹得她细眉微蹙,珠瞳流光溢彩,一副娇态浑然天成。

此时正值斜阳西沉,天边霞光万道,温云廷骑在马上,看着女子在霞光中若隐若现,虚幻得不似凡人。那女子远远地也看到了温云廷,两人互相端详,目光交接在一块,谁也没有先避让的打算,直至女子的面纱遮盖了视线才各自收回目光。

女子从小道走上大道,行至温云廷马前,两人中间隔了三丈远的距离。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地前行,从黄昏走到星河璀璨,促织声振林木。

走至数不清第几个岔路口处时,青衣女子扯着缰绳走上北路,温云廷亦调动马头跟了上去。没走多久,那女子勒住马儿,停了下来。温云廷没有停下,打算绕过她继续前行,正要与女子擦肩而过时,却见一把由鱼骨制成,鱼鳞铺面的宝扇霎时架在了温云廷的脖子上。

“说,你姓甚名谁,从何处而来,将要去往何处去?为何一路跟着我?”那女子率先开口问道。

“荠山,温云廷。”温云廷如实答道:“去匽谷山。”

那女子闻言,眸光流转,隧又再次问道:“去做甚?”

“去求道。”

“你也是去匽谷山修行的?”女子忽然放松警惕,面带喜色,问道:“你可认得我是谁?”

“你我素昧平生,自然不认得。”温云廷答道。

“我叫慧泫,来自泯海。”慧泫收回宝扇,笑道:“家父觉得我桀骜难驯,执而不化,于是让我前往匽谷山,拜入谷婆门下潜心修行,磨去乖张气性。”

慧泫牵动缰绳,一边前行,一边问温云廷道:“你呢,为何上山?”

“只为修行。”

“想求长生不老吗?”

慧泫话音刚落,只听路旁丛林中倏然传来簌簌的风声,她立即再次警惕地握紧了手中的宝扇。温云廷循声望去,见树林中有一列黑影飘飘荡荡地在树林中穿行,领头的黑影手里提着一盏幽蓝的明灯在前带路,身后跟随着数个排列得井然有序的半透明黑烟;那些黑烟漂浮在半空中,正努力追赶黑影的步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